【明報專訊】《科學》雜誌周四發表一份有關蜂蜜農藥含量的研究報告,指從全球多地取得的近200個蜂蜜樣本中,有75%含有至少一款新菸鹼類殺蟲劑(neonicotinoids),一半含有超過一款,廣泛程度令人吃驚。儘管大部分樣本含量在歐盟的安全攝取範圍內,但不排除對人體健康構成潛在影響。歐盟下月將決定是否全面禁用這類殺蟲劑。
北美八成半受污染 比例最嚴重
瑞士納沙泰爾大學(University of Neuchatel)的研究小組,自2012年起廣徵外遊親友捐贈世界各地出產的蜜糖給他們做研究,4年間累計蒐集6大洲數百款蜂蜜。研究小組對198個確定產地來源的樣本,分析驗測5種常見的新菸鹼類殺蟲劑含量,發現四分之三蜂蜜樣本含有至少一種新菸鹼類殺蟲劑,在這些受污染樣本中,三成含一款新菸鹼類殺蟲劑,四成半含兩種或以上,一成含4至5種。受污染最普遍的地區是北美洲,佔該區樣本86%,亞、歐比例亦在八成。
常服者「如攝取小量混合神經毒素」
報告顯示,樣本平均每克含1.8納克(1納克等於0.000001毫克)新菸鹼類殺蟲劑。雖然大部分樣本的含量處於歐盟安全食用標準,但《獨立報》指出產自德國、波蘭的部分樣本超標,而日本樣本亦達安全水平上限的45%。根據報告,港人愛購買的澳洲和新西蘭蜂蜜,多個樣本含殺蟲劑水平也偏高,內地3個樣本也發現殺蟲劑,但不及歐美水平。有份撰寫報告的米切爾(Edward Mitchell)博士說:「發現使我們吃驚,因為含農藥者覆蓋很多偏遠地區,包括海島。」英國鄧迪大學神經生物學專家康諾利(Chris Connolly)對世界「這麼多地方這麼多樣本」有新菸鹼類殺蟲劑也表示「震驚」。
新聞來源:明報新聞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