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文、圖/選自社團法人台灣環境教育協會《環境荷爾蒙》】

食藥署曾抽測市售標示「PC」、「PES」、「PPSV」材質的塑膠奶瓶,發現三種都...

食藥署曾抽測市售標示「PC」、「PES」、「PPSV」材質的塑膠奶瓶,發現三種都有BPA溶出的產品。 圖片/ingimage

 

傳統玻璃奶瓶因重量偏重,容易摔破,三十年前很多家長開始選擇稱為「太空玻璃」安全奶瓶,其實就是PC聚碳酸酯,沒想到後來證實它會釋放影響嬰幼兒健康的BPA。尤其為了徹底消毒殺菌,不少人會滾燙熱水清洗奶瓶。

雖然含有的BPA的成品在正常使用下,相當安定,但是遇上高溫、酸鹼、酒精、微波處理或強力清潔劑,甚至食物的酸鹼度等,就可能微量釋出,隨著食物或飲料進入人體。

 

PC容器避免用微波爐加熱

 

二○一三年《食品科學與營養學評論》(Critical Reviews in Food Science and Natrition)一篇針對PC容器釋放BPA的研究報告指出,PC容器裝水後再用微波爐加熱會釋放較多的BPA,偏鹼性的水也會加速BPA的溶出。

二○○九年,《環境健康展望》學術期刊報導美國哈佛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發現,使用PC塑膠水壺盛裝飲料,七天後尿液檢驗發現雙酚A(BPA)濃度增加了六九%!這也證實了PC塑膠水瓶不加熱照常會釋放雙酚A。

More

文章來源:UDN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病媒蟲害消毒專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