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戶外有蟲飛上身好可怕,可別隨手一拍把蟲打死,如果拍死的是隻隱翅蟲,蟲體中的毒素接觸皮膚,1分鐘就會有火燒的灼痛感,嚴重還會造成皮膚潰爛,隱翅蟲的復仇,絕對會讓你痛不欲生。
 
隱翅蟲在台灣很常見,喜棲息在中低海拔草叢,全世界隱翅蟲種類高達2萬多種,隱翅蟲不會主動咬人,但拍打會讓隱翅蟲的體液和皮膚接觸,輕則出現紅腫,嚴重時會造成皮膚潰爛。專家呼籲,民眾野外活動或農村居家生活都要小心防範。
 
台大昆蟲博士周文一指出,在臺灣最常見的是褐毒隱翅蟲Paederus littorarius),特徵為身體橘黃色,頭、胸、尾部呈鐵青色,喜歡棲息在水田、草地及樹林,有趨光習性,夜晚會飛到有燈火地方,民眾接觸到牠體液中的「隱翅蟲素」,約10~15秒就會引起發炎反應,這時患者會有如火燒的灼痛感,皮膚會起水泡、潰爛,現今對隱翅蟲傷害防範,一般是建議不要拍打蟲身,避免毒素對人造成傷害,但也有研究發現,有些隱翅蟲可能會噴出體液,所以避免隱翅蟲傷害就是讓蟲子別靠近你。

More

新聞來源:蘋果日報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病媒蟲害消毒專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